SARS病毒是针对华人的生物基因武器吗?
概述:生物基因武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是中国人有对付它的法宝。
2003年的SARS病毒感染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受SARS病毒感染的人96%是华人,因感染SARS病毒累计死亡病例中华人也是96%。如果说SARS病毒是普通病毒,它就会不分国界、种族地进行侵害,但实际情况是,SARS病毒主要肆虐的是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华人,因此有人怀疑SARS病毒是针对华人的生物基因武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专家侯云德说:“前段时间有人提出非典是针对华人的基因武器,在没有确切科研证据前,我不敢肯定。但非典病毒的确有可能是人为的”。
当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SARS病毒是人造的。
历史上病毒的确曾经被用作生物武器灭绝特定人口。比如美洲的印第安人由于从未接触过天花,而天花曾多次在欧洲肆虐所以欧洲殖民者对天花的免疫力比较强。于是当时欧洲殖民者把天花病人用过的物品送给印第安人来传播疾病,杀了不少印第安人。
不过,这是因为印第安人没有接触过天花,缺少免疫抗体,也没有防疫知识,天花本身并不是只对印第安人起作用的。
针对特定人种的病毒可能存在吗?
那么,从理论上看,有没有可能制造出专门感染特定人种的病毒呢?
现在已经有研究证实,基因和抗特定病毒能力有关。2014年10月30日《科学》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因宿主基因不同而导致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或有抵抗力》(Host genetic diversity enables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pathogenesis and resistance),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用了复杂性状遗传小鼠(Collaborative Cross mice),这是由来自八个原始种系近交产生的数百种基因型不同的小鼠品系。
研究人员筛选出两组小鼠进行了详细研究。一组小鼠被埃博拉感染后死亡,另一组未表现出明显的病理现象,死亡率为零。
这证明,埃博拉病毒对不同基因的老鼠致病性完全不同,也就是特定病毒对不同种族的致病性不同。生物基因武器是完全可能存在的。
而在现实中,2003年SARS主要袭击了黄种人,2009年甲型H1N1主要袭击了白种人,2014年埃博拉袭击了黑人。
研究病毒的化繁为简的方法
假如要从基因、分子生物学的微观角度研究病毒和不同人种的抵抗力,是及其复杂和困难的。但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利用。那就是病毒的温度特性。
病毒最重要的特性是:温度敏感性!!!
每种病毒都有一个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温度即便相差0.1度,也会影响病毒的活性。
大致上,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猪体温38-39.5度,禽的温度40-42度。所以人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一般只能分别感染人、猪或禽。
所有病毒对温度是非常敏感的,而且人体内疯狂复制温度范围很窄,只有0.2到0.5℃。即使受体有0.1℃的变化,病毒在受体内引起的反应会明显不同。
病毒的这个特性是造成同一种病毒对不同体温的人后果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
SARS、人流感、人猪流感、猪流感、猪禽流感、禽流感病毒特性表
病毒名称 | 主要宿主 | 适合受体体温 | 体内疯狂温度 | 体内临界死亡温度 | 环境适合温度 |
SARS | 人类 | 35.9~36.8℃ | 36.2~36.7℃ | 36.9℃ | 18~28℃ |
人流感 | 人类 | 36.9~37.9℃ | 37.3~38.3℃ | 38.5℃ | -3~33℃ |
人猪流感 | 人、极少的猪 | 37.5~37.9℃ | 37.2~37.7℃ | 37.9℃ | 25~35℃ |
猪流感 | 猪 | 38.1~39.5℃ | 38.5~39.5℃ | 40.5℃ | 25~35℃ |
猪禽流感 | 猪、禽 | 39~41℃ | 40.7~41.7℃ | 42℃ | 不详 |
禽流感 | 禽 | 40.5~42.5℃ | 42.6~43.2℃ | 43.5℃ | -10~5℃ |
*本表所指的体温,都是指肛温。
所以,所谓感染人的“猪流感”、“禽流感”的称呼不科学。
2009年之前,科学家认为H1N1病毒是猪流感病毒,只在猪类里流行。2009年当检测发现墨西哥流感的病原体是H1N1结构的病毒后,世界卫生组织大惊失色,惊呼“猪流感,人传人”。于是全世界出现了恐慌。但被称为“猪流感病毒”,可是没发现被这种流感感染发病的猪。猪流感不在猪类流行却在人类流行。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不得不将“猪流感”改为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这样的错误,却造成了大量猪的冤死和养猪业的巨大损失。
世界卫生组织不得不把禽流感改称人感染H7N9病毒
同样的,2013年的H7N9病毒是最先在禽类里发现的,但是不等于类似H7N9结构的病毒就是禽流感。因为这一病毒不仅不能使家禽染病,且没有证据证明病毒是由家禽直接传染给人的。虽然人们从家禽身上提取出了H7N9禽流感病毒,但其实和从患者身上分离出来的人流感H7N9病毒并不相同。可就是因为命名为“禽流感”,同样造成恐慌,造成大量鸡、鸽子的冤死和养鸡业的巨大损失。
非典是很容易治疗的疾病
正是因为SARS病毒的人体内临界死亡温度是 36.9℃,所以只要不滥用药物,是很容易被人体战胜的疾病。在文章《盛名难副的庸医钟南山》中我们已经详细分析了这个问题,非典死亡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是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73例非典全部治愈,零死亡、零感染。钟南山自己得了疑似非典,也是偷偷回家休息康复的。具体内容看《盛名难副的庸医钟南山》。这里我们用非典病毒的温度敏感性解释两个问题:
A. 为什么抵抗力较差的儿童不易受非典伤害?
SARS病毒的人体内临界死亡温度是 36.9℃ 。儿童的体温要比成年人高0.3~0.6℃。不要小看这0.3~0.6℃,就这0.3~0.6℃就让儿童在SARS病毒流行中免遭一劫。
证据:广东14岁以下儿童确诊病例约占总确诊病例的4.88%,北京占2.7%( 2003年5月10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SARS研讨会纪要》)。且发病患儿症状较成人明显轻,传染性也不如成年人强。无1人病情加重,没有并发症出现,所有患儿的病情均得以迅速好转,住院天数最短6天,最长3周,平均13.7天。仅广东初期出现一名死亡病例。
北京儿童研究院发现儿童有40%的人存在SARS病毒的抗体,说明这些人被SARS病毒感染了,但这些儿童并没有任何症状。SARS病毒进入儿童体内,病毒不能有效复制,就被消灭了,因此儿童体内会出现SARS病毒的抗体。
B. 果子狸人工感染SARS病毒成功内幕
从2003年3月起,全世界的医学科学家都在关心和研究SARS病毒,一年多合计做了几万次实验,希望能找到真正SARS病毒的宿主,但仍然是没头绪的。找到有SARS病毒抗体的几种动物,但分离SARS病毒总是失败,经过“地毯式”搜索也没找到一个因感染SARS病毒而发病的动物,有些即使人为注入SARS病毒也不能使动物发病。秘密在哪里?秘密就在于这些被实验的动物的体温都超过37.1℃。
果子狸的体温为41℃,即使感染较大剂量的SARS病毒,也不会发病,而且很快会产生抗体。为什么2004年11月中国成功发现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易感动物?内幕在于,果子狸处于半冬眠状态的时候最低体温是37℃左右,抵抗力最差,这时候研究人员注入大剂量的SARS病毒,终于成功让果子狸发病,取得“国际独家重大成果”。如果果子狸真的是SARS易感动物,研究人员需要费这么大的劲才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吗?为了钟南山的名誉而搞这样的研究成果有意义吗?
证据: 2004年11月全国各种媒体发布爆炸新闻:《果子狸人工感染SARS病毒首获成功》(这个标题就能证明,以前一直是失败的)“我国首次在国际上成功进行果子狸SARS冠状病毒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易感动物。SARS冠状病毒动物溯源取得重大成果。试验由广东省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科技攻关组完成。”
不同人种体温的细微差别
不同人种对病毒的不同抵抗力,除了体质问题,有些情况下可能与体温的细微差别有关系。
人的正常体温是有一定范围的。成年人36.9℃~37.9℃(肛温)都是正常的,但由于地域和人种的区别,在这个正常范围内,有的人种体温偏高的稍多,有的人种体温偏高的稍少。
根据慕盛学先生的初步研究,黑人中体温偏高的多,白种人次之,黄种人体温偏高的人少些。黑人的平均体温比白人高0.05℃,白人的平均体温比黄种人的高0.08℃。即使都是黄种人,平均体温也不同。日本人的平均体温就比中国人高0.03℃。不精确的测量是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但恰恰就是这0.0几度的的差别,在某些对温度非常敏感的病毒面前,却可以表现出来区别。
埃博拉病毒在人体内的最佳温度是37.6℃~37..7℃,在这个温度下,黑人和白人的体温差异很小,黑人只比白人高0.05℃左右,因此在这种条件下体质因素大于体温因素,因此埃博拉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黑人。
另外,生活习惯对病毒也有影响。
同是黄种人,为什么韩国发病率低?韩国人爱吃辣椒。人们在吃辣椒后,都有热的感觉,这是由于辣椒的刺激,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使人的体温升高,从而杀死SARS病毒。
同是黄种人,日本人经常热水泡澡。洗热水澡的温度一般为40-42℃,桑拿的温度一般为60℃到70℃,人的体温也会在5分钟后升高1-2℃,因此在SARS流行期间日本人极少有感染SARS病毒的人。
2003年中国香港流行SARS病毒时,香港也有许多印度人,但是印度人没有感染SARS的。印度本土出现SARS病毒感染病例也很少,症状也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印度人爱吃咖喱,吃后可以在人体内产生内热,会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的体温升高。
美国人普遍进食高热量食物,也是SARS发病少的原因之一。
所以,SARS病毒就主要攻击黄种人,甲型H1N1感病毒就主要攻击白种人,埃博拉病毒就主要攻击黑人,除了体质上的原因,可能与体温和生活习惯都有关。
怎样对付生物基因病毒?
面对未知的敌人,怎样对付它呢?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来自高维度文明的“中医生理学”》,以化繁为简的方法对付未知的病毒攻击。
中医的思维方式和西医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就像早熟的中华文化一样,中医很早就达到了人类文明的高峰。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中医在完全不知道狂犬病病毒分子结构的情况下,却能治愈狂犬病。
西医认为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但中医利用《伤寒杂病论》中的下淤血汤,治疗狂犬病发作疗效几乎100%。只是中医没有话语权,知道的人很少而已。(参见《狂犬疫苗失效?这个方法可以救命》)
1.西医的思维模式是低维度的微观->宏观的方法
我们仍然用爱迪生的故事来讲解。有一次爱迪生递给他的助手一个灯泡,让他给出这个灯泡的容积。几个小时过去了,爱迪生发现他的助手拿着皮尺,在纸上列出了一大堆复杂的微积分公式,还在满头大汗的计算。“天哪!”爱迪生当着他博士生助手的面,将水倒满灯泡,然后再将灯泡中的水倒入量杯中。灯泡的容积就出来了。
在这个故事中,爱迪生的助手的思维模式是微观->宏观的方法,也就是要将一个对象的所有细节全部精确掌握,针对每一个不同形状的灯泡,都必须通过100%的正确测量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一旦某个细节出错,结果全错。而爱迪生的思维方法是宏观->宏观的方法,不管什么形状的灯泡,都可以几秒钟直接得出结果。
西医就如同爱迪生的这个助手,思维模式是微观->宏观的方法,西医认为如果不知道具体的病原体是什么,就无法治疗疾病。并将此看成是真理。西医从微观入手,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生理和代谢,并以此开发药物,是化简为繁的方法;只要一个细节出错,结果必然出错。
针对人体这样超级复杂的系统,想要精确掌握其运行的每一个细节,完全超出人类当前的能力。这就是西药开发成功率极低及副作用不可避免的原因。
2.中医的思维模式是高维度的宏观->宏观的方法
也就是说,中医不关心微观上病原体是什么,只关心它对人体的机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然后纠正这种影响就可以了,就像爱迪生不需要关心一个容器的形状和尺寸,中医也不需要知道病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还是衣原体。
这是一种处理超复杂问题的化繁为简的方法,从思维模式上比西医至少高了一个维度。哪怕遇到西医从未见过的病原体,中医一样可以根据人体对病原体的生理反应处方开药。
中医的思维方式和西医最大的不同,就是:
A 西医关注细菌,病毒,癌细胞等,它一定要找出一个敌人,以为杀死敌人,病就好了。
B 中医关注人体的功能,使用药物或养生的方法,纠正人体功能的偏差,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所以,中医关心你作为一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生理功能,吃饭怎么样?大小便如何啊?寒还是热啊?出不出汗啊?
中医有个著名的“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中医不从微观上研究各种生化指数,也不从微观上关心药材的分子式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而是直接通过病原体作用于人体时发生的症状,使用相应的药方纠正这种状态。
3. 高维度的“中医生理学”
中医生理学借助了中华文明中最高等级的阴阳五行理论建立模型来描述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并解释了天、地、人和自然的关系。集大成者就是《黄帝内经》。按照药物对人体生理影响的宏观研究,成果是《神农本草经》。
然而《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的高度太高,没有极高的悟性极难掌握,所以又出现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完善的中医实践操作手册。
《伤寒杂病论》的体例就是先描述症状,后分析原因,然后就是开具处方。所以直接就用药方名命名病名,比如感冒初起的两种不同状况就直接叫“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伤寒杂病论》的外感病部分按照疾病的发展过程按顺序列出了症状和处方,并对各种误治之后如何处理也给出了相应的药方。
至此中医已经高度成熟。直到今天,使用《伤寒杂病论》的方法治病,依然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治疗外感病,感冒发烧几乎就是一副药见效,两副药治愈的“一剂知,二剂已”的效果。(参见“为什么中医用《伤寒论》治感冒能够一剂见效”)
而中医在非典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至今却不为人知。而庸医钟南山却被吹捧上了天。(参见《盛名难副的庸医钟南山》)
推荐:
化繁为简,去伪存真,拨开迷雾看世界。